郑州市考古研究院二级教授刘彦锋来我所作学术报告
为了贯彻国家《“十四五”文物保护和科技创新规划》、《河南省“十四五”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和“行走郑州·读懂最早中国”等规划和理念,提高我所考古、文物保护规划等专业科研人员的研究水平和能力, 应我所邀请,2022年7月6日郑州市考古研究院二级教授刘彦锋来我所作题目为“郑州文化遗产—黄河文化根脉”的学术报告。学术报告由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副所长阎官法主持,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中心、数字环境考古中心、环境工程中心等相关中心科研人员聆听了刘彦锋教授的学术报告。
阎官法副所长对刘彦锋教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并对刘教授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经历做了简单的介绍。阎官法副所长还对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在文物保护、环境考古、文物保护规划等方面的科研及成果情况进行了介绍。
刘教授对郑州地区从新石器时代至周代的考古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详细介绍。通过研究发现郑州地区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市华夏文明起源的核心地区。历史上的郑州,地势平坦、黄土深厚、温度适宜、河湖纵横,黄河在历史上的数次改道形成的黄淮冲积扇平原,为早期旱作农业在郑州地区的最早起源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天然的环境优势。旱作农业的持续发展促进了古代先民由游牧、渔猎向定居生活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在华夏文明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它使人类活动的各种痕迹能够在特定的区域保留、累积,从而由文化转化为文明。定居生活模式比较稳定的社会关系,发展形成了数量众多的早期聚落,孕育了早期的城市和国家文明。国家文明在郑州嵩山、黄河区域诞生并持续发展,使其成为华夏民族早期的政治地理中心、文化中心,并孕育出“天地之中”的文化意识形态和朴素宇宙观。这种文明萌芽以其自身强大的适应性和生命力,对周边文化的辐射力、影响力,最终发展成为华夏文明的主干文化、根文化。
通过本次报告,使我们更加认识到了郑州地区在华夏文明起源及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认识到郑州地区是东亚现代人出现到农业起源的核心地区、华夏文明起源与形成的核心地区、是中国城市文明最早走向繁盛的核心地区、是中华文化交流融合的核心地区。同时,也进一步提升了我所科研人员的研究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