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产业模式与可持续途径研究
项目名称: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产业模式与可持续途径研究
完成单位: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完成人员:
序号 | 姓 名 | 性别 | 出生年月 | 技术职称 | 文化程度 (学位) | 工作单位 |
1 | 冯德显 | 男 | 1964 . 01 | 研究员 | 博士 |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 |
2 | 李春发 | 男 | 1963 . 01 | 副研究员 | 学士 |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 |
3 | 梁少民 | 男 | 1973 . 07 | 助理研究员 | 博士 |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 |
4 | 赵永江 | 男 | 1964 . 10 | 研究员 | 学士 |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 |
5 | 牛 鑫 | 男 | 1966 . 03 | 高级畜牧师 | 学士 | 河南南阳市卧龙区动物卫生监督所 |
6 | 汪雪峰 | 男 | 1978 . 09 | 助理研究员 | 硕士 |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 |
7 | 李泉 | 男 | 1983 . 05 | 学生 | 硕士 |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 |
8 | 赵慧中 | 女 | 1984 . 09 | 学生 | 硕士 |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所 |
项目背景:
本项目为 2006年度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 , 原项目名称: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模式与可持续途径研究,项目编号 2006GXQ3D115。
(1) 新农村建设成为中部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为紧迫的任务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科学论断。明确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稳步地加以推进。这是党中央和政府审时度势,在新形势下谋求解决“三农”问题和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根本指针。 我国幅员广阔,区域差异悬殊,既有东部、中部和西部的地带性差异,又有农区、牧区和都市区等地区性差异。不同区域的农村发展阶段、经济实力及其面临的问题不尽一致,新农村建设重点和发展方向也有很大不同。因此,坚持从各地实际出发,把主观愿望与客观现实统一起来,因时因地制宜,推进我国区域化新农村建设,是确保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科学论断落到实处的重要前提。
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部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的 伟大成就,如河南省 2005 年农业增加值达 1843 亿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 2553.15 元,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达 1664.09 元。 但是总体来看,制约中部地区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消除,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局面未能根本改变,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没有完全建立。中部地区仍是我国 “ 三农 ” 问题最突出的地区,农业人口多、人均耕地少、农民负担过重造成中部地区农民苦、农村穷、财政弱的情况。 因此,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农村的农业产业化、农民知识化、村镇文明化、保障社会化和管理民主化,成为中部地区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也是中部地区 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最为重要和最为迫切的任务。
( 2)中部地区农村发展存在问题依然严峻
近 20 多年来,中部地区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深刻地改变着广大农村地区,使得农村产业结构、就业结构、生活观念等都在发生巨大变化。但中部地区城乡隔离的“二元结构”以及农村贫富差距依然十分突出。从城乡居民收入来看,差距仍在拉大。 1988 年湖北、湖南、河南、山西、安徽、江西的城乡居民收入比分别为 1.66 : 1 、 1.26 : 1 、 1.51 : 1 、 1.76 : 1 、 1.96 : 1 和 1.45 : 1 ,而 2005 年底分别上升为 2.3 : 1 、 2.67 : 1 、 2.19 : 1 、 2.43 : 1 、 3.05 : 1 和 2.34 : 1 ,远 远超过一般发达国家 1.70 : 1 的水平。同时, 中部地区农村内部的农民收入差距也很大。以河南省为例, 2005 年全省 20% 最高收入农户的人均纯收入是 20% 最低收入农户的 2.9 倍。依据人均纯收入可大致将中部地区农户划分为 4 种类型:一是贫困型,约占 20% ;二是温饱 - 小康型,约占 66% ;三是小康型,约占 10% ;四是富裕型,约占 4% 。另外,中部地区的传统农区农民近年来弃耕抛荒大量外出打工,一些地区弃耕的土地占耕地面积的比例达 30% 左右,在江西、湖南、安徽部分农村甚至出现农民举家外出,部分农村抛荒面积占全村耕地面积一半以上的现象。此外,伴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发展,中部地区大量优质耕地被建设征占,农业急速滑坡,在一些大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已产生了相当数量的“三无”农民,例如, 1990 ~ 2002 年郑州巿城乡结合部农村居民点建设用地增长是城市建设用地的 1.37 倍。 同时, 中部地区农村建设普遍缺乏科学规划,许多地方“村不像村、城不像城”,布局混乱。以上这些问题都成为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难点与焦点。
因此,中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一方面,既要重视振兴农业和发展经济,又要跳出农业谋求全面发展。应在区域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寻找科学发展的新途径。产业结构升级、城乡协调发展是其中重要的途径选择。产业结构升级有利于城乡联动发展,从而为中部地区农村乡镇企业和农村城镇化发展腾出宽广的空间。另一方面,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必须树立科学发展观,消除把新农村建设等同于新村建设的误区,防止拆了建、成排又成片的做法。日本、韩国等一些人多地少的国家和地区早在 20 世纪 60 ~ 70 年代推行的农村振兴的“并村运动”和“新村运动”,给我们的最大启示就是要立足实际、因地制宜、突出主体、科学规划,更多地关注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确立科学决策的新理念和新战略。
技术原理:
本研究采用实地调查与综合分析技术的方法。在不同类型区,深入调研村级产业发展状况,分别选取典型村庄作为研究案例,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所依赖的地理要素进行深入调查和综合分析。总结提炼不同类型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模式,并总结其特点、指出其适合的地域环境及未来发展趋势。深入分析新农村建设区域化模式完善与推广过程中政府、企业、农民及农村协作组织等不同主体的功能定位及作用。通过建立评判中部地区农村科学发展的适宜指标体系,对中部地区农村发展状态和趋向进行评估,以揭示中部地区农村发展的阶段性特征。
本项目运用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理论,通过实地调研、专家决策分析集成的方法,揭示中部地区的河南农村发展的状态及区域差异性,提出不同类型区新农村建设的区域发展模式与途径选择,提出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区域化模式及可行措施。
鉴定及应用:
6.1 鉴定:
综合五位专家意见认为,《河南省新农村建设产业模式与可持续途径研究》是一项有较高理论和时间价值的研究成果。该成果有以下特点:
1 、富有实践性。该成果从分析河南新农村建设的现状入手,考察了河南新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详讨了河南新农村建设产业发展的诸种模式,提出了河南新农村教案设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该成果以服务实践为宗旨,紧扣河南新农村建设实际,具有较强的现实性、针对性和重要的参考价值。
2 、富有开拓性。该成果从多个角度、多个理论层面,研究了河南新农村建设中的产业发展问题,探讨了河南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选择与实现途径。在研究的角度和方法上都有一定的开拓性。
3 、富有创新性。该成果运用现代经济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在定性分析与定量研究的基础上,把河南新农村产业发展放在改革开放和全国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去分析定位,克服以往经济研究中就事论事,视野不开阔、定位不准的现象,构思新颖,方法科学,有较强的创新性。
4 、富有系统性。该成果既有对河南新农村建设历史背景、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的分析,又有新农村建设中产业发展现现状、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和保障措施的研究。既有纵向的历史考察,又有横向的比较研究。内容全面,体系完整,资料丰富。
总之,该成果主题鲜明,结构合理、层次清楚、语言精练,总体上达到了国内同行类研究的领先水平。
6.2 应用:
根据我省新农村建设的现实情况和农村产业选择对新农村建设的决定性作用,结合我们的学科优势,开展了这项具有现实意义的研究。在研究中我们深入农户和村委会,进行第一手资料的调查和分析,深入思考了我省农村进行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获得一些有益的启发。这里有基层农民的心声与渴望,也有地方政府的支持与期盼。我们正是怀着对提高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这个目标的执着追求,完成了这项研究报告。
本研究力图通过对中部地区的河南农村典型产业模式分析,得出新农村产业发展和实现城乡协调发展的科学途径。核心是通过系统分析河南农村地区差异性,划定中部地区农村发展的不同类型区,梳理农村发展典型模式,分析模式成长的地理基础,揭示农村发展的动力机制。本成果的完成为河南新农村建设产业的选择和布局具有因地制宜的指导作用。
本研究成果供县、乡、村级的产业选择时参考使用。各级政府应根据产业模式的适应区域和自身的经济发展水平,选择适合当地经济发展的产业,避免重复建设和因超出自身的投资能力而造成浪费。由于本研究来自于大量的实际调研,因此对指导农村产业的发展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利用本研究成果,在我省不同地区,因地制宜的发展农村产业,促进不同区域农村经济的适度发展具有可行性。尤其随着下一步研究的深入,将明确政府、企业、农民和农村经济组织等不同主体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探讨新农村产业组织形式、运行机制及其发展趋势。为实现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