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欢迎访问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官方网站!

2016年成果简介

来源: 科研办 发布时间: 2018/9/30 22:53:34 查看:

1、 退耕驱动土壤特性变化的高光谱响应及其对侵蚀过程的影响
项目来源:河南省基础前沿项目    项目编号:162300410063
项目负责人:杜军                项目时间:2016.1-2017.12
本研究 以高光谱影 像为数据源 ,通过长时 间序列 影像数 据进行土地 利用/覆被 分类及变化 信息提 取、土壤侵 蚀因子 提取以及生 态环境 质量指数遥感反演,评估15年间河南省 丹江口 水库汇 水区土 用、生态状 况及时变变化特征。 通过实 验室土壤光谱数据采集及分析测试,探测土地利用转变模式下土壤性质的光谱特征,以研究高 光谱对表征土壤性质演 化差异的可能性。同 时,运 用空间 分析和计量模型定性和定量的方法,研究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系质量变化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对土地退化/土地恢复过程中土壤可蚀性的动态变化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成果对认识土壤侵蚀规律,能为水土流失防治和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该成果已完成的科技报告被“河南省科技报告共享系统”收录,发表论文3篇,论著1部,完成河南省科技厅成果验收。

2、 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域非点源污染空间特征遥感解析
项目来源:基本科研费项目       项目编号:
项目负责人:杜军               项目时间:2016.1-2016.12
本研究以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为案例区,将环境卫星遥感数据、高光谱数据与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耦合,运用空间分析和计量模型定性和定量方法,通过长时间序列的影像数据分析了2000-2015年期间河南省丹江口水库汇水区土地利用、生态状况动态变化信息,摸清生态系统状况及其时空变化特征。通过实验室土壤光谱数据采集及分析测试,探索基于遥感像元尺度的非点源污染空间特征分析方法,对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非点源污染的空间特征进行遥感解析,采用等标污染负荷法,在县域尺度上,核算了水源区面源污染中各种污染源、各种污染物负荷,探讨了“压力-状态-响应”(PRS)态势下的市县污染差异,探测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生态系统质量转变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对认识该区域侵蚀规律,明确非点源污染的重点防治区和防治措施,以期为水源地水环境污染防治提供技术支持。
 该成果开展土壤性质及污染源土壤光谱特征分析,构建南水北调水源区非点源污染空间特征算法流程。发表论文2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


3、 面向区域多目标规划的社会经济空间信息集成模型研究
项目来源: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开放课题       项目编号:JC201502
项目负责人:杜军               项目时间:2016.1-2016.12
针对高度复合和多样化的人文社会经济地理信息系统和海量的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在精细化地理信息系统支持下,从地理国情监测和多目标区域规划需求出发,通过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和经济社会信息空间整合,提出合理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和综合指标计算模型,建立多目标规划数据空间集成的数据模型,以社会经济地理要素过程、社会经济地理综合过程评价为重点,开展社会经济地理国情要素综合统计分析与监测的信息提取、动态监测评价技术研究,并通过典型示范应用对上述集成模型和关键技术进行试验。从而客观、准确地揭示人文经济地理要素在空间上相互作用、影响的内在关系和动力机制,为准确分析和预测地理国情、科学决策核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该成果完成了成果验收,构建了区域多源、多尺度多类型基础地理数据与主要经济社会统计数据的空间集成方法、模型。完成《面向区域多目标规划的社会经济空间信息集成模型》研究报告。构建了城市空间扩展综合分析流程及系列模型,并以京津冀地区及全国省会城市为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相关成果体现在《京津冀地区城市空间扩展监测报告》及《全国省会城市空间扩展监测报告》中。
 


4、河南省第一次全国地理国情普查综合统计分析
项目来源:河南省第一次地理国情普查办
利用地理国情普查数据成果,结合相关部门的专题数据资料等,按照国家重点关注的,与社会经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密切相关的内容,分别选择典型试点地区开展综合统计分析,从地理空间的角度构建试点地区地表自然资源分布与利用、自然地表生态格局等主题地理国情综合统计指标体系、形成有意义的地理国情指数,实现分析成果在相关政府部门与社会机构中应用示范,为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开展综合统计分析工作奠定基础。
以地理国情普查数据为基础,充分利用地理国情基本统计成果,并与社会、经济等相关部门数据深度融合,从资源禀赋、资源空间分布、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三个方面进行测度,构建河南省黄淮平原粮食主产区地表自然资源综合统计分析指标体系、计算地表自然资源分布与利用的基础指标,构建耕地规模比较优势指数、耕地压力指数等。从地理空间的角度,通过纵向分析、横向分析、类比分析等方法,揭示各区域内资源与人口、经济、社会等要素在地理空间上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内在关系,从而综合评价出区域资源分布特征与利用程度。
在生态区尺度上,横向从生态压力、生态状况、生态响应三个维度,纵向分一、二、三级构建能充分反映生态格局专题统计分析的评价指标体系,从而形成正确地评价生态格局的基本依据。在重点生态功能区尺度上,围绕土壤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主导生态功能构建评价指标体系。
 
5、项目名称: 河南贾鲁河上游地区全新世早中期环境与聚落形态演化关系研究
项目类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
课题负责:鲁鹏
参加人员:陈盼盼、田燕、张莉、翟海国、付安良、闫丽洁、张丽萍、安春华、杨柳、何扬
项目概况:通过野外调查、剖面研究、样品采集、实验分析与精确测量,按照不同的空间尺度对贾鲁河上游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进行综合研究。包括全区域多种环境要素的宏观格局与全新世演变历史研究,贾鲁河干流及主要支流典型河段地貌与水文环境全新世演化特征细致研究,典型遗址区域全新世环境演变历史精细化重建三个层次。同时,利用GIS空间分析对区域新石器至三代聚落的规模-等级、文化传承、空间分布等进行梳理,系统的分析区域早期聚落的空间形态及其演化特征。在此基础上,探讨区域环境演化与聚落形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归纳总结区域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机制。本项目的顺利开展对于环境考古学、第四纪环境学、考古学、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对于当前的经济建设与城市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与参考价值,对于深入认识中华文明起源过程同环境的相互关系具有重大意义。

6、三门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完善及数据库更新
项目来源:三门峡市国土资源局
主要完成人:张莉、郝利民、张继红、张丽萍
主要内容:全面分析了三门峡市土地利用现状特点,并对原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情况进行了中期评估,提出了规划调整的原则和调整目标,在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重点区域和重点建设项目的合理用地需求保障、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城乡统筹的土地利用格局构建以及土地整治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目标任务。在此基础上,重点对全市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土地利用布局优化、对县级规划的调控以及和相关规划的衔接等方面做出了战略部署。
创新点: 通过三门峡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调整调整完善和数据库更新,更好地保障了三门峡市“十三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用地需求,在土地利用规划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城镇体系规划、生态保护规划等的“多规合一”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确保全市实有耕地数量稳定、质量有提高,城乡空间布局更优化,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
评价结果: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实施。

7、三门峡市湖滨区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及数据库建设
项目来源:三门峡市湖滨区国土资源局
主要完成人:张莉、郝利民、张继红
主要内容:为进一步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强化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在对三门峡市湖滨区耕地进行分等定级的基础上,对全区进行了永久性基本农田划定和数据库建设,永久性基本农田全部落到实地地块、明确保护责任、补齐标志界桩、建成信息表册、实现上图入库,划定后全区永久基本农田布局更加优化,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和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评价结果: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实施。


8、灵宝市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及数据库建设
项目来源:灵宝市国土资源局
主要完成人:张莉、郝利民、张继红
主要内容:通过对全市耕地后备资源的自然、区位和社会经济因素的调查分析,以不破坏和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对灵宝市的可开垦土地和可复垦采矿用地进行调查评价,查清了全市耕地后备资源的数量、类型、分布等情况,对其开发利用潜力进行了科学的评价分析,并建立了灵宝市耕地后备资源数据库。评价方法采用内业为主、外业为辅,定性定量相结合,采取主导因素“限制性因子”评价法,确定每一评价单元的宜耕性。
评价结果:被河南省国土资源厅批准实施。


9、郑州商城数字化平台开发

项目负责人:邱士可
承担时间:2014.1-2016.12
本项目在综合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利用GIS技术搭建郑州商城遗址信息系统数字平台,实现郑州商城遗址信息的空间与属性一体化管理,解决海量考古资料的采集、存储、管理、查询、分析、展示问题,实现郑州商城考古调查勘探、考古发掘、考古研究到遗址保护的考古全流程管理。为相关管理与科研部门提供集管理与分析为一体的数字化决策平台,实现全方位动态管理文物单位信息、图文互动、可视化管理,并通过空间分析,专家判读,辅助制定遗址保护与动态监测方案。从而切实提高郑州商城的遗址保护管理水平,为有关部门及时、准确地掌握遗址保护与管理的状况,制定宏观决策和工作计划,提供科学依据和可靠保证。

10、河南省沿黄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生态保护研究
2015年8月-2016年12月,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与华侨大学的梁少民、孙荣、张小磊、罗晓洁等,共同开展了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沿黄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其生态保护研究》,以河南省境内沿黄湿地生态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采样和典型湿地补充调查的方式,通过地采样总结河南境内沿黄湿地植物群落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探讨湿地植物群落特征对湿地环境的响应。从植物的科属种组成看,20种以上的大科有7个,10-19种的较大科9个,单种科和少种科133科。313个属中,大于10种属5个,单种属、少种属是河岸植物的主要组成部分,分别为176属和106属,10个单型属。从生活型看,共计有乔木47种,灌木29种,草本549种,藤本植物16种,以草本占绝对优势。物种均匀度指数介于0.42-0.92,表明河岸带优势物种不明显;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介于0.83-2.69之间;Simspon优势度指数介于0.36-0.92。海拔与丰富度指数呈负相关关系,表明河岸带随着海拔的升高植物丰富度有所下降。

11、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内新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估专项审查
2016年1月-12月,受河南省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委托,对在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总干渠(河南段)两侧水源保护区内的新建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估开展专项审查,参加人员:武洪涛、郭佳伟、郑朋涛、菅明星等人。共对南水北调工程沿线16个新建项目进行了环境影响评估,包括:郑州2项、许昌2项、南阳2项、安阳8项、鹤壁2项。通过对新建项目的现场考察,评估项目对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水源保护区和干渠的环境影响,针对项目在施工期和运营期应注意的环境问题,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形成专项审查报告。

12、项目名称:珍稀乡土园林树种的引种与栽培技术培训
项目来源及类别:河南省科技厅,科技特派员项目
项目实施时间:2016、10-2018、9
项目实施地点:济源市
参加实施人员:孟庆法
项目实施的必要性:企业乡土树种引种栽培和繁育技术不过关,苗木的规范化生产管理技术落后,不能满足产业化、规模化生产的要求,急需要进行培训和指导。
实施结果:经过技术培训和示范指导,显著提高了合作社技术人员和生产工人的技术水平,真正把乡土树种的引种和开发变成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带动济源市各乡镇苗木企业产品的升级和发展,促进了农民增收。

13、河南省科学院(科高集团)“十三五”发展规划
编制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关于“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的安排部署,充分发挥规划对全院各项事业发展的引领和带动作用,提出了制定河南省科学院(科高集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决定。
一、规划组织与工作部署
    1. 规划组织。为做好我院‘十三五’规划,成立由院长童孟进、院书记江俊任组长,其他院领导为副组长的规划领导小组,院各处室和院11个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规划项目工作组,由院原纪委书记李海现负责开展工作。
    2、工作方式与机制
规划的研究和制定采取“集思广益、科学决策”的工作方式和公众参与机制。加强战略研究,充分发挥科技、经济、管理、社会等各方面专家的作用,尤其注重发挥一线优秀专家的作用,广泛听取院内外各界专家的意见。
3、进度安排
前期调查研究阶段(2015年10月—2016年4月)。项目组有关人员跟着院长书记到院11个研究所调查研究,座谈、收集有关资料。有关领导到省内外和中国科学院有关部门调查研究,为规划制定实施奠定基础。
规划研究起草阶段(2016年5月—12月)。规划项目组在院领导指导下,全面分析未来科技发展的趋势、需求,明确我院未来要解决的重大问题,提出科技发展的战略和目标等。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规划纲要框架及四个分专题规划文本。
纲要审定阶段(2017年1月—4月)。规划草案形成后提请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和咨询,修改完善形成正式文本,由院长签发以预科院(2017)39号文,河南省科学院关于呈报《河南省科学院(科高集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报告,报送省政府审定、发布。在省政府主管副秘书长、主管副省长审定签字后,由院长签发“河南省科学院河南科高产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关于印发河南省科学院(科高集团)“十三五”发展规划的通知”,以预科院(2017)41号文发布实施。
二、规划的时限及体现形式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6-2020年。规划文本由《河南省科学院(科高集团)“十三五”发展规划(纲要)》、《河南省科学院(科高集团)科学研究发展“十三五”规划》、《河南省科学院(科高集团)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河南省科学院(科高集团)人才队伍建设“十三五”规划》、《河南省科学院(科高集团)对外科技合作“十三五”规划》及《河南省科学院(科高集团)“十三五”发展规划图书说》构成。

14、社会咨询服务项目封丘生态县建设规划
项目负责人为文春波,参与人为郝民杰、高红丽、郭雷
实施期为2016年9月至2018年6月。
本次规划的范围是封丘县全部行政区域,规划的时间范围确定为2017-2020年。规划是封丘生态县建设的纲领性文件,运用复合生态系统的理论与方法,遵循复合生态系统的整体、协调、平衡、循环、再生、持续、效益等原理或原则,贯彻循环经济的理论,结合先进的系统生态学、生态工程学、产业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等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手段,在全面细致地收集封丘县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寻找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最佳平衡点,构建封丘县生态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的社会—经济—环境优化的复合生态系统。

15、河南省登封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项目简介
河南省登封市“十三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项目负责人为贾涛,起止时间为2015年12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该项目主要阐明政府“十三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主要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是今后五年全市生态环保事业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生态环保职责的重要依据。规划围绕“打造世界历史文化旅游名城,力争在郑州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总体发展目标,实施“1168”(以提高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建设省级生态市为抓手,做好大力推动绿色发展、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推进达标排放与污染减排、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严密防范环境风险、大力构建治理体系等六项工作,实施环境空气质量提升、水环境改善、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土壤污染防治、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态网络建设、林业生态提升、生态修复治理等八大治理工程)环保发展战略,实现环境质量总体改善,主要污染物浓度持续下降,大气、水环境质量明显好转,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建设“天蓝、地绿、水清、河美”的生态登封。

16、鹤壁淇河生态区规划环评
项目成员:钱发军、任杰、文春波、张中霞、郝民杰、刘鹏
2016年,受鹤壁市淇河生态区规划建设办公室委托,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生态研究中心开展了《鹤壁淇河生态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工作。根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条例》、《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及环境标准对《规划》进行了评价,从《鹤壁淇河生态区总体规划》与国家法律法规、地方经济发展规划、环境保护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等相关规划的相符性,规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了协调性论证,在对生态区开发现状和当地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资源赋存详细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规划方案的环境资源承载能力;通过生态区建设活动与区域发展规划的一致性,生态区产业和功能布局的合理性分析,提出了规划调整建议;并提出了生态区生态环境保护目标与污染防治规划,及入区项目的原则、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削减方案。《鹤壁淇河生态区总体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顺利通过了由鹤壁市环保局组织的专家审查。


17、许昌市建安区生态区建设规划
项目成员:贾涛、任杰、李双权、刘鹏

2016年,受许昌市建安区(原许昌县)环保局委托,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生态研究中心开展了《许昌市建安区生态区建设规划(2016-2025年)》编制工作。规划全面调查了建安区人口环境和资源条件及特点、经济社会的发展现状,综合分析了制约可持续发展的因素及与省级生态区指标的差距,提出了建安区生态区建设的目标、任务与建设内容;结合建安区的特点,遵照生态经济和循环经济理念,对产业发展、资源开发和保护、生态保护和建设、生态人居体系建设、生态文化体系建设、能力保障体系建设等进行了规划,提出了相应的重点建设项目和规划实施保障措施。2016年,许昌市建安区生态区建设规划(2016-2025年)》顺利通过了由许昌市环保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18、黄土宽梁缓坡区典型植被/群落结构的时空适宜性评价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子课题((项目编号2016YFC0501701-3))
项目负责人为胡婵娟,参与人为郭雷、李双权、刘鹏
实施期为2016年7月至2020年12月。
本项目以甘肃定西龙滩流域为主要研究区域,通过对黄土宽梁缓坡区典型植被抗旱适应性及其对地下生态系统的影响研究,评估现有植被群落的时空适宜性,研究内容包括典型植物群落的抗旱适应性、不同植被群落结构对浅层和深层土壤水分的影响、不同植被群落结构对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不同植被群落结构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等。项目已开展了2年相关研究且取得了一定的研究结果,目前正在顺利进行中。

19、黄沁地区全新世环境演变研究
项目来源:河南省科学院预研项目
主要完成人:翟海国、鲁鹏、陈盼盼、闫丽洁、田燕、杨柳、张丽萍、安春华
主要内容:以全新世为主要时间阶段,以黄沁地区为主要空间范围,以自然地理学相关理论为指导,以遥感、GIS、孢粉分析等技术为支撑,通过对气候、植被、沉积、河流等要素变化的研究,并结合前人的相关成果,还原黄沁地区在全新世环境演变过程,以期寻找演变规律,揭示人地关系在该地区所表现出的特征,为黄沁地区以及中原经济区的社会经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提出合理建议。
创新点:采用光(热)释光测年技术、沉积物粒度分析技术、碳14测年技术等新技术,对典型小流域环境演变过程与机制进行高精度重构。
评价结果:通过河南省科学院结项审核;在本项目研究基础上,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新石器时期至清代时期古城址空间分布格局及其演变”(项目编号:41701014)。

20、濮阳市“十三五”旅游产业发展规划
项目来源:濮阳市外事侨务旅游局
主要完成人:龚新、刘彩玲、谢燕娜、贾晶、魏艳、吕迎
主要内容:在对濮阳市“十二五”旅游产业发展基础及未来发展条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十三五”时期旅游产业发展目标,构建“两区、一带、四路”的空间格局。从发展全域旅游、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丰富旅游供给、延伸产业链条、实施精准营销、壮大旅游市场主体、推进智慧旅游、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优化旅游市场环境、实施乡村旅游扶贫工程等10个方向提出旅游发展的重点任务,并提出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创新点:对濮阳市旅游资源进行梳理和再认识,明确全市旅游产业发展龙头和重点;结合区域旅游产业发展要求,提出“深挖大文化、融合大工程、发展大旅游和全民参与”的发展思路。
评价结果:通过河南省旅游局组织的评审,被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批准实施(濮政办〔2017〕102号)。

21、封丘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
项目来源:封丘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
主要完成人:贾晶、魏艳、翟海国、张宏、杨迅周、吕迎、谢燕娜、宋立生
主要内容:在对封丘县旅游资源特征、旅游开发基础及条件等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全县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功能定位、战略路径,构建“一心一带四区”的空间布局,从旅游产品开发、旅游形象定位及市场营销、旅游要素产业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旅游支撑体系建设、旅游区域协作等方面提出旅游业发展方向与重点,并提出加快旅游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创新点:充分利用封丘县的社会、经济、生态地缘区位,围绕大健康,依托大文化,发展大旅游,探索文化产业、休闲农业与旅游产业发展的互融机制;通过理念创新突破、挖掘文化底蕴、推动产业融合、集群项目引领,实现县域旅游产业的跨越发展,为传统农区和黄河滩区贫困县旅游发展提供借鉴。
评价结果:通过封丘县人民政府组织的评审。

22、封丘县张寨村乡村旅游规划
项目来源:封丘县文化广播电影电视局
主要完成人:龚新、刘彩玲、贾晶、魏艳、吕迎、汪雪峰
主要内容:在对封丘县张寨村旅游资源条件、发展趋势及客源市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扶贫攻坚,提出以发展休闲旅游和农事体验为主,成为黄河滩区休闲农业体验地的发展目标,围绕农田观光区、传统农耕区、农耕体验区、湿地科教区、旅游接待区和滨湖休闲区六大功能区的打造,加强全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旅游设施建设,提升服务品质,营造旅游氛围,转变村域经济发展模式,使旅游业真正成为带动村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创新点:系统梳理张寨村乡村旅游资源,积极探索黄河滩区贫困乡村旅游开发路径及农耕文明与乡村旅游结合的方式方法。
评价结果:通过新乡市旅游局组织的评审。

23、河南省淅川县丹江三峡生态文化旅游区一期工程修建性详细规划
项目来源:淅川县亿隆旅业发展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龚新、刘彩玲、贾晶、吕迎、魏艳、韩琳
主要内容:根据丹江三峡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要求,针对旅游区一期建设要求,科学完善布局,合理调整建设项目。对一期建设项目门景服务区、游客服务中心、太白楼、葫芦寨、青少年活动基地、古民居等进行修建性详细规划,为今后的施工设计奠定良好基础。
创新点:在南水北调水源地保护区外围开展旅游活动,结合相关部门要求,创新性提出污水和废弃物的收集与处理方案。结合旅游发展新业态,科学合理调整旅游发展项目。
评价结果:通过南阳市旅游局组织的专家评审。

24、商城县乡村旅游扶贫规划公益行动
项目来源:河南省旅游局
主要完成人:贾晶、杨迅周、龚新、张宏、翟海国、魏艳、吕迎、汪雪峰、刘彩玲、王鑫、张丽萍
主要内容:以商城县东河、七里山、汤泉池、柯楼、里罗城五个自然村为主体,以构建政府部门、旅游企业、社会组织、当地社区、贫困人口的协同参与为基础,以明确旅游开发方式的精准对接为抓手,以提高贫困人口收入为目的,在分析各村旅游资源条件及贫困人口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各村的旅游发展定位和目标、发展方向和路径、旅游主导产品、旅游重点项目及旅游基础服务设施建设重点,因地制宜总结出各村旅游带动脱贫的多种模式。
创新点:注重旅游项目设置的本土化,以挖掘当地资源、有效利用当地条件为基础,突出项目的可操作性、时效性和可迅速转化性;突出构建旅游精准扶贫帮扶体系,谋划贫困人口在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多种参与方式,提升贫困人口的自我发展能力。
评价结果:被河南省旅游局评为河南省旅游规划扶贫公益行动旅游规划设计先进单位。

25、粉煤灰基复合高分子絮凝剂产品质量控制关键技术研究
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162102310048)”
项目负责人高红莉,主要完成人张硌、郭雷、王进、李洪涛、胡军周。
项目通过对影响粉煤灰基絮凝剂质量的温度、pH、稳定剂种类及金属元素比例等因子进行试验研究,确定影响产品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及金属元素最佳配比,并通过进一步优化生产工艺,简化工工艺流程,实现粉煤灰基絮凝剂质量稳定控制。通过项目研发,最终实现产品质量稳定,工业化生产残次品率不高于2%,储存期高于6个月,其它性能指标(COD、SS、磷去除率)明显优于常规絮凝剂。项目于2017年8月通过省科技厅结项验收,2018年3月登记为河南省科技成果,登记号9412018Y0132。

26、聚硅酸铝铁絮凝剂稳定性提升研究
院基础科研费项目
项目负责人张硌,主要完成人高红莉、郭雷、李洪涛、胡军周。
项目针对粉煤灰基聚硅酸铝铁絮凝剂合成中不能稳定提取粉煤灰有效成分的问题,通过有效熔融剂、适当熔融温度、熔融时间的选择,以及酸/灰比例的优化,达到稳定、高效提取粉煤灰有效成分的目标;针对影响粉煤灰基聚硅酸铝铁絮凝剂产品质量的8个关键因素,采用响应曲面法进行工艺参数优化试验,研究二氧化硅浓度、酸灰比、活化时间、活化温度、熟化时间、熟化温度、n(Al+Fe)/n(Si)、n(Al)/n(Fe)等因素对絮凝剂稳定性的影响,所得絮凝剂不仅储存期限长,而且对高COD、高悬浮物以及含磷废水处理效果最好。发表核心期刊论文6篇,研究报告1份。

27、河南省典型村镇生活污水处理技术集成与示范
省重大专项“(161100310700)”子课题--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出水资源化利用与污泥的处理、处置及资源化利用技术
项目负责人张硌,主要完成人郭雷、高红莉、李洪涛、胡军周、马灵甲。
项目根据不同的污水处理技术以及环境敏感度,确定外排水、污泥的资源化利用方式;通过分析测试,搞清楚外排水及污泥主要成分,确定对环境造成影响的主要因素;根据不同的资源化利用途径,研究最佳利用方式及工艺,使得资源化利用程度最大,对环境影响最小。项目最终完成时间2019年,正在进行。

28、汝州市城市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
2016年受汝州市国土资源局委托开展工作
项目负责人杨建锋。
主要内容:围绕土地利用结构及动态变化、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规划目标实现状况、人口发展与城乡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经济发展与建设用地变化匹配程度等开展综合分析。开展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潜力评价工作,通过对汝州市中心城区建设用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对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程度水平进行评价,对集约潜力进行测算,全面掌握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状况、潜力规模与空间分布规律。
创新点: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是一个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提升的动态发展过程。用动态发展看待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使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与经济发展水平与时俱进。
项目正在进行。

29、商代墓葬环境三维可视化研究
承担时间:2016年
项目负责人:鲁鹏
本项目通过多维度、高精度和高分辨率数据获取,系统的商代墓葬资料梳理和田野考古调查,收集、采集、整理商代墓葬的空间位置、布局以及所处环境精细信息,获得商代墓葬的空间位置与布局的特征认知,揭示商代墓葬布局与微环境(微地貌)的关系,同时也为多维度、高精度专题类田野考古调查与研究提供新的方法模式。项目通过建立商代墓葬环境精细观测数据库与分析模型库,使获得的数据和模型以平面图,立体模型、剖面模型、图片、视频以及三维虚拟仿真等形式,成为辅助商代墓葬研究的工具和资料库。

30、基于时空特征重建的考古遗址景观演化研究(基础科研费)
完成时间:2016年
项目负责人:陈盼盼
本研究结合现有的激光扫描技术、多视角三维重建技术,研究实现了基于层面的遗址考古发掘过程中的遗址信息的全息采集记录方法与方式,改善了传统依据人工丈量方式记录的方法,实现了遗址发掘过程中遗址信息的全息化、数字化、高精度的记录,为考古研究提供了一套完整的空间数据;研究实现了基于遗址多源三维信息的遗址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和技术流程,为遗址考古信息提供了数字化、高精度的记录方式,实现了遗址考古特征信息空间数字化、模型化存储与管理,为遗址考古发掘考古信息的全息留存以及考古特征信息提取提供了数字化、高精度的方法,也对促进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基础。

31、提升河南省产业转移承接能力研究
本项目为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32400410118,结项证书编号:豫科软[2016]374号
项目负责人:杨延哲          完成时间:2016年
本研究首先在研究河南省产业转移现状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河南省承接产业转移的自身基础性因素、目前的承接状况和面临的各种问题;其次,构建了河南省制造业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河南省及周边省份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析河南省制造业产业转移承接能力进行定量分析。再次,对分析了河南省产业转移对制造业升级的影响,指出追求制造业本身发展质量的提升而不是产业链的全面升级是河南省更为现实的制造业升级路径;最后从改善投资环境,增强承接产业转移的吸引力;加强承接产业转移载体和平台建设,优化空间结构;加强对产业转移的引导,以品质提升为重点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加快体制机制创新,破除发展瓶颈;加大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智力支撑;促进承接产业转移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措施。
 
32、河南省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本项目为河南省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132400410340,成果登记号:9412016R0003
项目负责人:张宏            完成时间:2016年
中国传统聚落建筑文化最重要的特征,同时也是对于当代村庄建设仍然有重大借鉴意义的特征是“大同小异”,即建筑组群风格的同一性与建筑单体形态的差异性相统一。同一的建筑风格营造出整体的和谐感,普遍存在的个体差异形成了变化而多彩的流动感。
近些年新农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现象广受诟病,本研究认为乡村聚落建筑群缺失美感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千村一面”,而是乡村聚落景观的协调性受到了破坏。
中国传统聚落建筑景观协调性的形成,是传统的农耕文明长期对社会经济影响的必然结果。工业文明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对农耕文明产生了深远的积极影响,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改善农耕区生活条件的同时,工业文明与农耕文明不断发生交融和碰撞,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文化冲突。农耕区原有文化体系失去了其固有的稳定性和强大影响力,来自农耕区外部的工业文明难以完全契合农耕区生产和生活特点,适合新形势下农业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文化体系尚未形成,致使中国传统乡村聚落建筑文化在新农村建设中迷失了自我。
借鉴传统建筑文化对当代乡村建设的启迪,本研究提出了当代乡村聚落建设的基本理念与六项对策建议。

33、航空港实验区“十三五”时期内陆自贸区申请建设的思路研究
本项目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委托项目。
项目负责人:李世杰        完成时间:2016年
    本项目在分析郑州航空港区申建自贸区的先是基础上,探讨了航空港区建设自贸区的意义和建设环境,提出郑州航空港申建自贸区的总体思路和发展定位,提出申建的关键是采用对标发展策略来提升航空港对外开放能力,并从制度创新、临空经济、载体建设等方面对申建路径进行了研究。最后,从加强组织领导、开展政策研究、完善人才保障机制、落实郑州航空港区独特政策措施、多方合力共同申建自贸区、建立省市区共建自贸区合作机制、建立企业利益诉求的快速反应机制等方面提出申建自贸区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