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sults
欢迎访问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官方网站!

生态文明背景下节水型社会建设战略、评价与实践

来源: 本站 发布时间: 2018/5/7 17:30:36 查看:

成果名称:生态文明背景下节水型社会建设战略、评价与实践

鉴定号:豫科鉴委字(2015)第2164号

完成单位: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项目组成员:郭雷、胡婵娟、李洪涛、任 杰、胡军周、张中霞、文春波、张淼、郝民杰、高红莉

成果简介

1、主要内容

       针对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十三五期间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等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要求,新任务,完善区域节水型社会现状评价体系,并以郑州市节水型社会建设为案例,通过对其基本情况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现状进行分析评价,提出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主要任务,最后提出节水型社会建设的对策措施。

2、成果的创造性和先进性

       1在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新形式下,分析其对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新任务、新要求,提出建立区域水权制度体系、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预警机制、水生态损害补偿制度及责任追究制度等制度,强化城市规划引领,严格执法,强化监管,重视科技节水,突出经济手段对水资源进行管理调控,完善节水型社会管理制度、考核制度、监督制度和监控体系。

       2在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研究中,利用AHP(层次分析法)等方法,对区域节水型社会现状进行评价,为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3在现有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结合郑州市实际情况,提出特色指标概念,如农业机井计量率、节水型企业创建数占用水大户企业的比例、矿井水利用量、地下水超采量压采率等,使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指标体系更加完善,且在不同地域的使用当中更有针对性和代表性。

       4结合郑州市实际,提出了以四大重点区域(统筹推进中心城区、航空港区、产业集聚区、大中型灌区等重点区域)、三大重点领域(农业、工业、生活等重点领域)为核心的节水型社会建设郑州模式。并从农业节水、工业节水、生活节水、非常规水利用、水资源保护等方面对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任务体系进行系统研究,明确了各任务重点及投资重点,指出农业节水以大中型灌区为重点,工业节水以产业集聚区为重点,生活节水以中心城区为重点,非常规水利用以节水减排为重点,水资源保护以水功能区管理为重点。

       5针对郑州市实际,创新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体制机制,全面提升水资源管理水平,提出深化水资源总量控制制度、强化用水效率控制红线管理、强化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红线管理、建立健全节约用水市场调节机制、推进节水标准体系和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等。

3、作用意义

       十三五期间,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下,研究如何进一步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适应和引领经济新常态,将对我国实现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郑州是全国第一批节水型试点城市,自2005年开展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以来,结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进行水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构调整,实行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坚持体制机制创新并举,典型示范与整体推进并重,取得了明显成就,具有较好代表性;同时,郑州在节水性建设中机制、制度、建设深度、投入等方面积极探索、先行先试,开展了大量的工作,为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化研究奠定了基础,另外,其资源现状、产业特征、发展历程与北方城市相似。选择郑州市作为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深化研究案例,针对区域节水型社会建设中存在问题,从而研究提出生态文明背景下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的总体思路、指标体系、任务体系及保障体系,对于郑州市十三五节水型城市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也对我国其它相似地区节水型社会建设尤其是缺水经济发达地区具有借鉴意义。

4、推广应用的范围、条件和前景

       本研究成果理论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强,可直接作为郑州市十三五节水型城市建设的依据,对于缺水、经济发达地区,以及新兴工业化城市节水型社会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本成果可为郑州市十三五节水型社会建设提供重要参考,对推进郑州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产生积极意义;并作为河南省、全国十三五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全面深化节水型社会建设工作提供更多的模式和经验。